![]() |
来源: 新海南客户端 | 发文机关: 省水务厅 |
分享到:
|
记者6月13日从文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,为保护砂质岸线,该市多部门打出“柔性引导 刚性执法 科技赋能”组合拳,截至目前已立案查办违规新增取水管案件4宗,同时以系统性治理思维谋划长效机制,推动岸线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。
文昌取缔违规新增取水管
“过去部分养殖户对取水井(管)规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,反弹问题时有发生。”13日,文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针对潮汐、天气影响导致的设施裸露反弹,联合执法组创新“潮汐工作法”,在低潮位时段深入会文镇、翁田镇等海岸带,与养殖户、村委会共同动手整改,现场示范覆土掩埋、管道加固等规范操作。这种“执法 服务”的模式,让20余处反弹点位在动态巡查中完成整改。
近日,在文昌市会文镇养殖区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海岸议事会”正在进行。执法人员与养殖户围坐畅谈,既解读《海南省砂质岸线保护规定》等法规,又听取养殖户关于潮汐规律、生产需求的实际困难,现场敲定“旧井修缮报备—整改时限提醒—验收销号”闭环流程。“现在知道怎么改、为何改,心里有了谱,配合度自然高。”养殖户韩先生坦言,座谈会后已有多户养殖户主动提交整改方案。
执法现场
“无人机巡查发现会文镇某区域疑似违规新增取水管,坐标已发送至执法终端。”执法人员通过智慧平台实时调度巡查力量。据了解,文昌市已构建“无人机航拍 人工徒步巡查 卫星遥感比对”立体监管体系,对潮水淹没区等隐蔽点位实现“无死角”监测。
“我们将扩大无人机巡查覆盖面和频次,探索引入海岸线智能视频监控系统,提升违法行为主动发现和精准打击能力。”文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构建长效机制,联合自然资源、水务及乡镇政府,完善岸线保护日常巡查责任制和信息共享联动机制,压实属地管理责任。
执法现场
“打击违规不是目的,引导绿色发展才是根本。”文昌市有关负责人表示,该市正推动建立“三单管理”机制:列出《砂质岸线保护负面清单》明确禁区红线,制定《生态养殖技术指导清单》提供改造方案,出台《产业转型扶持清单》对接深海养殖、休闲渔业等替代路径。
在政策引导下,文昌部分乡镇已试点建设“生态养殖示范片区”,邀请水产专家指导养殖户标准化取水,既满足生产需求又减少岸线破坏。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养殖户采用节水、循环水养殖等新技术,推动产业绿色升级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联合资规、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‘岸线保护联合执法日’,每月开展跨部门专项行动。”文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文昌将加大砂质岸线治理,形成“属地管理、部门协同、公众参与”的共治格局。